>基本信息 |
中文名 |
李顶有 |
主要工作 |
学生 |
别称 |
李元 |
成就 |
无 |
字 |
鼎之 |
性别 |
男 |
所处年代 |
21世纪 |
国籍 |
中国 |
出生地 |
云南昭通 |
毕业学校 |
勐旺中学 |
出生日期 |
2007年1月22日 |
偶像 |
袁隆平 |
西游记
最早将吴承恩《西游记》推测为通俗小说《西游记》的是清初学者吴晋。乾隆十年,他在《山阳志遗》中,一方面对丘长春作《西游记》持认可的态度,另一方面又推测说吴承恩将丘长春的《西游记》改为通俗演义了。“及阅《淮贤文目》,载《西游记》为先生(指吴承恩)著。考《西游记》旧称为证道书,谓其合于金丹大旨,元虞道园有序,称此书系其国初丘长春真人所撰……意长春初有此记,至先生乃为之通俗演义。如《三国志》本陈寿,而演义则称罗贯中也。”吴玉措的另一条证据是:“书中多吾乡方言,其出淮人手无疑。”乾隆三十六年,山阳人阮葵生在他的《茶余客话》中承袭了吴玉措的说法,更强调吴承恩的《西游记》为通俗演义:“或长春初有此记,射阳因而衍义,极诞幻诡变之观耳。亦如《左氏》之有《列国志》,《三国》之有《演义》。观其中方言但语,皆淮上之乡音街谈,巷弄市井妇孺皆解。而他方人读之不尽然。是则出淮人之手无疑。”(《茶余客话》卷二一)然而,两人的说法完全是毫无根据的推测之词。他们说吴承恩作小说《西游记》的3条理由:必有所本;淮安方言;将丘《西游记》演义为小说,没有一条能站得住脚。
较为谨慎的学者钱大昕、纪晌,只言《西游记》“乃明人所作”,或说:“《西游记》为明人依托无疑也。咸丰、道光时人丁晏,将纪氏、钱氏的“乃明人所作”,移入吴承恩作小说《西游记》中来,理由在以上3条上又加了一条“乃明人所作”。他在《石亭纪事续编》中说:“《癸辛杂识》载龚圣予《水浒三十六赞并序》,阮庆山《淮故》称龚高士画宋江等三十六人像,吴承恩为之赞,大误。《赞》乃高士所自为也。承恩,明嘉靖时岁贡生,所著有《西游记》,载康熙旧志艺文目,钱竹汀《潜研堂集》谓《长春真人西游记》二卷,别自为书,小说《西游演义》乃明人所作,而不知为吾乡吴承恩作也。”将吴承恩《西游记》说成是 《西游演义》,同样没有根据,不过是承袭了吴玉措的猜想而已。所不同的只是增加了“明人所作”一条,而这一条又是从钱大听、纪晌那里来的。此后陆以、邓文如、冒广生又扩大此说。
3
网站内容仅供网友浏览、正常教学及朋友之间经验交流使用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或另作他用 |
ICP备案:滇ICP备2023001212号,Copyright©2023 lidingyou |